香云紗,亦稱莨紗,是嶺南地區一種古老的手工織造和植物染整的特色面料,歷史百余年。2008年,香云紗染整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香云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莨,“荔熟蟬鳴云紗響,蔗浪蕉風莨綢爽”,老廣東習慣將這種面料稱作莨紗、莨綢,并稱為莨紗綢,或簡稱為紗綢。
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莨紗在1975年已經基本停止生產,到80年代,莨紗綢徹底從公眾視野消失。莨紗綢斷代期間,工人都遣散回家務農,二十年多后,當他們重新回到曬莨場,即使當中最年輕的,也是到了50歲左右知天命的年齡。如今的廣東,經濟高度發達,做苦工的曬莨業回報并不高,根本無法吸引當地人。除了年輕時從事過曬莨的老師傅,傳承這門手藝的年輕人幾乎沒有。
在廣東的曬莨場,和50多歲的陳老板閑話家常,他說孩子們都有很好的工作,沒有人對他的曬莨場感興趣。經營者尚且如此,更遑論技術工人。如今到曬莨場務工的工人多來自不發達地區,由工頭帶領著,候鳥一樣,有錢賺就來,沒有就去別處打工。
2000年前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大熱,借著這股東風,曬莨場也逐漸多了起來,隨后產品滯銷,曬莨場倒閉。
曬莨業是重體力勞動,又要求熟練和耐心,2015年,廣東全境從事曬莨加工的工人不到200人。這其中,有經驗的老師傅鳳毛麟角。
今年冬天的寒潮來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購買羽絨服的旺季。記得有一年冬天不冷,好多做羽絨服生意的都虧了。好歹那樣的年份不多,否則羽絨服廠家都要倒閉了。小編也想買一件好的羽絨服,買之前在品東名貨網看到這篇關于看羽絨服質量的方法挺好,現在分享給大家希望能有點用。
一 看填充物含絨量
看說明商標。正規廠家生產的羽絨服都會標明含絨量或者充絨量。比如一件羽絨服標明了含有90%的白鴨絨毛和10%的白羽毛那么這就是一件好產品。因為含絨量高。如果標明含絨量只有50%或者低于50%就不要了,因為這低于國家對羽絨服的含絨標準了。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充絨量和含絨量,他們兩者是不一樣的,含絨量算的是百分比,充絨量就是充進去的實際羽+絨的含量克數,它和衣服的大小、長短、款式等因素有關。反正記住一點含絨量大的要比充絨量大的好。
二 看蓬松度
大都數人在選購羽絨服的時候會忘記這個充絨量越高的羽絨服就越保暖么?不是! 羽絨服的保溫性能和它所能固定下來的空氣量正相關,而影響一件羽絨服固定空氣量的因素有二:充絨量和蓬松度。它們的乘積決定了同樣尺碼羽絨服的保溫性能。也就是說,一件充絨量 200g、500 蓬的羽絨服,很可能還不如一件只有 150g 充絨量,但有 700 蓬羽絨的暖和。
三 聞味道
在選購的時候先聞一聞看看有沒有刺鼻的味道,如果有刺鼻的味道那就是質量差的。因為只要有味道的絨肯定是差的。羽絨服里面含有的羽絨填充物就是鴨和鵝等水鳥的毛經過加工成的絨毛。因為這些水鳥的生活特點所以它的羽毛有一定的防水和保暖作用。
四 摸手感
摸一摸羽絨服的內襯,如果感覺有點硬或者澀的感覺那么質量不一定好。因為這說明羽毛的含量高了,絨的含量低。含絨量高的羽絨服才更保暖。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會在羽絨服里面填充羽毛(一般不會全部用絨毛)。羽絨服里面的絨分為灰鴨絨、白鴨絨、灰鵝絨、白鵝絨。
五 看價格
我們只要本著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觀念去買東西,基本上買到的東西都還理想(當然是在不當小白鼠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一些商家賣二三百的羽絨服,告誡大家,最好不要買,那質量一般是很差的。因為一件好的羽絨服成本價格不會低于500元。當然價格不是越貴越好,要看品牌 與知名度。
實際操作方案:一般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先看一看產品說明和商標,如果含絨量高,重量很輕就開始按照上面說的方法聞一聞,摸一摸來檢驗。再問一問老板看這件羽絨服的蓬松度。這樣就能買到一款好的產品。